建材史上一大奇迹

建材史上一大奇迹

家厨散文2025-04-27 19:52:45
一、革命创造奇迹我国从1992年开始大力推行新型墙体材料替代实心黏土砖。据有关资料显示,迄今为止,我国黏土砖生产企业大约还有9万多家,占地500万亩。每年粘土砖生产量还达6000多亿块,耗用粘土资源1
一、革命创造奇迹
我国从1992年开始大力推行新型墙体材料替代实心黏土砖。据有关资料显示,迄今为止,我国黏土砖生产企业大约还有9万多家,占地500万亩。每年粘土砖生产量还达6000多亿块,耗用粘土资源13亿立方米,相当于废田70万亩左右。尤其是一些耕地本来就十分紧缺的地区和粮食生产区,由于黏土砖的大量生产,局部地区已经到了无土可挖、无土可用的地步,这种情况将直接影响到我们未来的生存环境。
发展新型墙体材料,是保护土地资源、节约能源、资源综合利用、改善环境的重要措施,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迫切需要。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一场建筑行业墙体材料的革命正在西部山区贵州开磷(集团)悄然进行着。
从1998年初到2007年,开磷用了近10年的时间作了艰辛的准备,先后研发出石膏砌块、建筑石膏粉体材料、耐水石膏标砖等系列产品。2007年6月,一条自主开发,投资4000万元具有世界最高水平,年产1亿块新型耐水石膏标砖的生产线在开磷集团息烽磷化工基地小寨坝投入使用。这是世界上首次利用“二水石膏”直接制成强度高、耐水性好的成品。这种耐水石膏标砖具有节能、降耗、利废、节约土地等特点,具备了防火、隔热、保温、隔声、轻质、抗震、环保等优点,这足可以算建材史上的一大奇迹,集团懂事长,总经理屈庆麟说:“新型建材是代替黏土砖的最理想材料,在生产过程中,不再产生‘三废’排放、建筑垃圾、污水和超标噪音,拆除时墙体部分建材还可以回收再生利用,这条生产线是目前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如此让国人骄傲的建材史上的奇迹,怎么能不让我们关注呢?这里面倾注了多少开磷人的智慧结晶和汗水呢?这里面究竟有着怎样让人感动的故事呢?这里面究竟有着多少激动人心的场面呢?我们走进了开磷,走进了息烽磷化工基地,走进了“天方夜谭”的建材故事!

二、“天方夜谭”的实验
2003年,重庆大学刘芳博士带的一位研究生在毕业论文答辩时,提出了“利用‘二水石膏’,采用‘一步法’直接制成强度高、耐水性好的成品。”当时,评审论文的专家一致认为,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二水石膏”是磷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具有稳定性差、遇水软化等弱点。据统计,每生产1万吨高浓度磷肥约排放“二水石膏”5.5万吨,占地约1亩。由于没有找到回收利用的方法,目前,对于磷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水石膏”,各国生产、加工企业基本上采用堆存、弃之不管的方法。2000年,开磷就花了2.2亿元修建轿椅山渣场存放磷石膏。
传统建筑石膏生产工艺是将“二水石膏”经过高温炒制得到半水石膏,再经过加水搅拌、干燥、成型等复杂的过程得到成品,通过这样复杂的过程制作出来的建筑石膏强度低,耐水性差,根本无法用作承重材料。多少年来,世界各国的科研人员为此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不计其数的实验,都希望能够研制出强度高、耐水性好的石膏成品,但是“几步到位”都没成功过,要想“一步到位”,没有人想过。而且利用这些废弃物“二水石膏”,制成强度高、耐水性好的成品,会给企业带来多大的效益,无法估量。因此,用“二水石膏”一步到位制作出强度高,耐水性好的成品,那可是世界磷化工生产、加工企业梦寐以求的神话啊!所以,这不得不让专家们认为“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从98年开始,开磷就对磷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二水石膏”进行研究,最初利用“二水石膏”制作过微晶玻璃,地板砖等项目,但是都没有成功。
2001年初,重庆大学刘芳博士开始与“开磷集团”合作,组建了科技攻关组,研究“如何利用‘二水石膏’制成强度高、耐水性好的成品”这一世界性的科技难题。科技攻关实验组的成员在近3年的时间里反复做了成千上万次的实验,但是一直没有成功。这种实验就像在黑暗中寻找一条通向光明的路,把一次又一次的失败过程记录在案,一次又一次重新开始,每一次失败,得到了一次经验,下次就改变一个方向,不再走这条路。所以,每次失败的时候,科技攻关实验组的成员总会幽默地说:“我们又向成功靠近了一步。”
不断的失败,不断的记录,不断的总结,不断的重新开始,通向光明的路就越来越近了。2003年10月,第一次实验终于成功了,大家设想的“一步法”有了突破性的进展,那一刻,攻关组的每个人都激动得快要掉下了眼泪,因为3年来成千上万次枯燥乏味的反复操作,反复观察,反复记录,已经让一些人失去了信心,今天终于看到了希望的曙光,能不激动吗?
但是,真正的成功并不是这样简单,接下来用同样的方法的第二次实验却失败了,到底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呢?是仪器的问题?是热度的问题?是时间的问题?还是……科技实验组的成员又一次陷入了沉思。一系列新的问题又在成功与失败的交替中反复出现。科技实验组的成员并没有灰心,他们坚信成功就在不远的地方等着他们。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科技攻关组的成员硬是用无比的恒心、无比的耐心、无比的信心攻克了一道又一道的难关!2004年初,被专家称为“天方夜谭”的实验终于完全取得了成功。那一刻,刘芳博士的眼睛里噙满了泪水!因为实验的成功倾注了多少科研技术人员的心血,倾注了多少领导热切的关注,倾注了多少开磷职工的火热的盼望啊!

三、“天方夜谭”的变化
“利用‘二水石膏’,采用‘一步法’直接制成强度高、耐水性好的成品”在实验室里做成功了,这的确是振奋人心的消息,但是要把这并不简单的实验项目做成一条大规模的生产线,将要面临哪些新的困难,没有能够预料,因为在世界上从来没有过这样的先例。这就像‘天方夜谭’一样,实验室要变大工厂!
2004年开磷集团开始着手设计1.0亿块新型耐水石膏标砖生产线。在设计中,开磷集团得到了有关科研单位的鼎力支持,开磷的技术人员一边钻研,一边思考,一边设计,一边讨论,他们没有迷信书本,更没有迷信权威,依靠广大技术工作者去发现问题、依靠全体员工的智慧去解决问题。2006年7月,一条年产1.0亿块耐水石膏标砖的生产线设计方案终于完成。
2006年9月,开磷集团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