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母亲给儿子的信

一位母亲给儿子的信

纸交子散文2025-07-03 18:31:25
宝贝儿子:一转眼我儿离家又有一些时日了,俗话说:儿行千里母担忧,妈妈很是牵挂于你。牵挂你的饮食起居,牵挂你的冷暖寒热。最近几天,妈妈分外地想念,分外地忧心。每每想起我儿,或则辗转反侧,久久难眠;或则若
宝贝儿子:
一转眼我儿离家又有一些时日了,俗话说:儿行千里母担忧,妈妈很是牵挂于你。牵挂你的饮食起居,牵挂你的冷暖寒热。最近几天,妈妈分外地想念,分外地忧心。每每想起我儿,或则辗转反侧,久久难眠;或则若有所思,心力分散。(告诉你妈妈的一个秘密,我儿别笑:妈妈想你的时候,往往泪涌如泉,情不自禁。)想起我儿小时候的乖巧伶俐,活泼可爱;想起我儿小学和中学阶段聪颖好学,跻身前茅,深受老师称道、同学佩服;想起我儿文明礼貌,尊敬长辈,孝敬父母,友爱同学,诚实俭朴。想起我儿从不曾让我们过多操心,想起一家人在一起时候的愉快和欢笑。
妈妈多么希望我儿能顺着以往的坦途一直走下去,沿着阶梯更上一层楼。不期,由于大学的专业学科与我儿志趣相左,挫伤了我儿的学习积极性,打击了我儿的好胜之心,消减了我儿的上进动力。出现了不尽如意的状况。当我儿担着红灯回家过年的时候,当我儿萌生退意的时候,妈妈的心很疼很疼啊。妈妈心疼倒不是因为那几盏红灯(红灯代表挫折,仅仅让妈妈感觉遗憾),最让妈妈心疼的是我儿锐气的减退,信心的不足,因为这是战胜挫折的前提和武器。那时候,妈妈好想好想与我儿促膝长谈,也好想好想找到一把智慧的钥匙,打开我儿的心灵之锁。可妈妈知道我儿心里负担大,精神不愉快,妈妈实在不愿意再给我儿施加更大的压力,不愿意增添我儿更多的不愉快。妈妈相信我儿经过挫折的洗礼,重整旗鼓,重振锐气,定能脱颖而出,迎头赶上。挫折怕什么,振翅争上游,困难无所惧,锐气冲斗牛。
妈妈不愿意我儿不快乐,妈妈更不愿意我儿将来不幸福。思前想后,考虑再三,妈妈明白了自身的责任,“养不教,父之过”,母亲是儿子的第一位老师,古代有孟母三迁、岳母刺字、三娘教子的故事。妈妈虽很平凡,但妈妈的儿子是最棒的,儿子不会让妈妈成为失败的妈妈,肯定不会。儿子,你说是吗?所以,妈妈要给我儿的前进加些推力,给我儿的信心添些柴禾,这才决定写这封信与我儿唠叨唠叨。
宝贝儿子,我们生活在市场经济时代,处处充满着激烈而残酷的竞争。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竞争是要凭实力的。实力主要是知识和能力。知识和能力要靠学习和实践的积累。有句成语叫,春玩其华,秋登其实。没有春天的花,哪来秋天的果。我儿现在的学习,正是培育春花的阶段,只有春花繁茂,才有秋果丰硕。我儿需要明白,我们是一户普通人家,既没有权势,也没有过多的钱财做你的后盾,唯一可以凭借的只有自己的努力和勤奋。路在脚下,自己的前途自己争取,自己的幸福自己谋划。社会上流传很广的一句话是“今日工作不努力,明日努力找工作”,同样,“今日学习不努力,明日努力找饭碗”,这是一个严峻而不容回避的现实。
说到我儿对所学专业的兴趣问题,妈妈是这样想的。第一,我们生活在社会中,很多东西、很多时候,个人的选择权是很有限的,古人说,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也有这个意思在内。第二,既然不是个人所能选择的,那么,就只能个人适应社会,社会是不可能适应个人的。如果我们不能适应社会的选择,就可能被社会所淘汰。第三,魔由心生,世界上很多问题其实是个心态问题,倒不完全是事情的本身。有人老骥伏枥、老而弥坚;有人未老先衰,无病呻吟。有人信奉“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有人认为,钱财身外之物,君子取之有道。有人粗茶淡饭,知足常乐;有人家财万贯,闷闷不乐。兴趣的问题很大程度上也是个心态问题,调整心态,面对现实,兴趣是可以培养起来的,也是可以不断增强的。要坚定自己的脚跟,不要人云亦云,不要随风摇摆。认准了方向,勇往直前。第四,专业并不决定终身职业。专业学习是钻探知识矿藏的工具,是深入知识海洋的跳板,是敲开职业大门的敲门砖,是人生旅途的门票。这是一个重学历、重文凭的国度。毕业证换工作证。当你手持敲门砖,怀揣工作证,才有了进入那个大门的资格,职业的码头才有了你的一席之地,才有了继续深造、谋求发展的可能。否则,只能在大门外徘徊,可望而不可及,随风漂泊而找不到停靠的港湾。至于具体的职业和工作,进门以后,是可以选择的,只要具备了足够的知识和本领。也只有进了那个门,才有选择的可能。而现在的学习,正是为将来的选择夯实基础,准备条件,机会总是属于有准备的人。
我儿久经考场,出类拔萃而不胆怯。风浪见过许多,如今小阴沟里摔一交。人“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明王守仁),男儿“志不求易,事不避难”(《后汉书》),不投机取巧,不就易避难,知难而进快加鞭,振起雄心赶向前。
凡人要出息先要有志向,还要有志气。“志在高远”是每个年轻人的座右铭,相信我儿也不例外。有志者事竟成。有志向、有目标,人生才会精彩。“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王守仁)。我儿从小就有不甘人后,不肯服输的志气。现在更需发扬这等雄心锐志,坚信没有攻不破的堡垒,没有学不会的知识,会当水击三千里,不到长城非好汉,成功只在一步之遥。纵横家张仪经过头悬梁、锥刺股的刻苦攻读,转变了嫂嫂的态度,前倨而后恭,身佩六国相印,得到社会的认可。发奋读书的吴下阿蒙,让孙权刮目相看,做到了东吴大都督。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古训极多,望我儿多读励志书文,以激发自己自强不息之心性,勃然奋厉,破浪前行。努力啊,儿子。
俗语说,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朋友不可少,交友要谨慎。多交益友(品学兼优),少交损友(不良少年)(见《论语》)。处朋友要以诚相待,推心置腹,相互体谅,相互关心,相互提醒,相互切磋,相互劝谏。志同道合最重要,酒肉朋友不可靠。古人说,“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又说,“赠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荀子》)只有相互促进,才能共同进步。
宝贝儿子,一人在外,要学会自己照顾自己。讲文明,懂礼貌,讲卫生,重仪表。衣随季节更换,注意冷热变化。不偏食,不熬夜,常理发,多运动。
儿子,妈妈也曾有过跨进高等学府的理想,可惜没有实现,现在妈妈把希望寄托在我儿你的身上。我儿是大学生了,懂得的道理比妈妈多,掌握的知识也比妈妈多。妈妈水平有限说不出更多的道理,为写这封信,妈妈看了一些书,跟你爸爸反复讨论推敲,修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