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闲话钓鱼
原本不喜欢钓鱼,近来工作太忙,即便闲下来满脑子也还是要处理的事,很难有机会轻松一下,朋友就劝我和他一起去钓鱼。于是,周末就开始和朋友钓鱼去了。钓了几次,居然还钓上了瘾。与其说是瘾,还不如说喜欢上了这种
原本不喜欢钓鱼,近来工作太忙,即便闲下来满脑子也还是要处理的事,很难有机会轻松一下,朋友就劝我和他一起去钓鱼。于是,周末就开始和朋友钓鱼去了。
钓了几次,居然还钓上了瘾。与其说是瘾,还不如说喜欢上了这种休闲的方式。手擎一竿,独坐水滨,下饵扬竿,一切的心思都集中在那支小小的鱼漂上,而后便是不可预知的期待,鱼漂摇动时是丝丝的窃喜,提竿收鱼时更是满心的畅快。
钓鱼并不在乎钓多少鱼,多大的鱼,而在乎那份心境。眺远山,望碧水,听蛙鸣,辩鸟声,恬淡虚无,安闲静雅,让人忘却了一切的忧虑和烦恼,全身心地体味着这“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的情趣。
钓鱼并不是今人独有的休闲健身活动,我们的祖先在农耕活动出现之前,就在依赖鱼猎活动来维持氏族的生存和繁衍。半坡遗址出土的文物中发现了鱼纹彩陶,更发现了骨制的鱼钩,足可见早在六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开始了钓鱼活动,所不同的是那时的钓鱼该是一种谋生的技能。
有据可考的,第一个把钓鱼作为一种休闲活动的该是姜太公,《史记·齐太公世家》载,姜太公在渭水的蟠溪“以漁钓奸(gān)周西伯”,对于史上这位最成功的钓鱼翁的钓鱼目的,白居易在《渭上偶钓》中用“钓人不钓魚,七十得文王”的诗句解释得再贴切不过了。
其后,随着农耕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繁盛,历朝历代上至天子诸侯,下到寻常百姓也都把钓鱼作为一种休闲娱乐的活动了。《穆天子传》載有,“天子东征,钓于漯水。”“天子西征,至于因氏。天子乃钓于河。”《诗经·卫风·竹竿》中更有写远嫁他乡的卫女,在思念家乡和父母时,想起了“籊籊竹竿,以钓于淇”的情景。现存的历代名人钓鱼遗迹也是多不胜数,山东濮县有庄子钓鱼台,湖南桃江桃谷山有屈原钓鱼台,江苏淮安城北有韩信钓鱼台,山东青州有严子陵钓鱼台,福安溪潭有薛令之钓鱼台,扬州瘦西湖有乾隆皇帝钓鱼台,就连声蜚海内外的钓鱼台国宾馆也是因为金代的章宗皇帝在此钓过鱼而得名。文人骚客更是把钓鱼作为一种时尚的活动,并有感而发留下了众多吟咏钓鱼乐趣的诗篇。
自从钓鱼成为一种休闲乐趣以来,人们青睐钓鱼,就在于享受那种期待中的孤独,张志和是“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柳宗元是“孤舟蓑笠翁,独钓寒山雪”。其实,不论是雨中还是雪中垂钓,一年四季各有各的乐趣,独对一潭碧水,春日里,在布谷鸟的叫声中,看新芽出土,叶上枝头;夏日里,听蛙声四起,赏柳随风摆,鱼戏荷间;秋日里,秋虫呢喃,看群雁南飞,品野菊芬芳;冬日里,听风过林梢,看衰草遍地,更期盼春的来临。
如今,生活在这个纷繁的世界中,面对林林种种的烦恼和困惑,每每不能自拔。但当远离尘世的喧嚣,一人独坐这山野间,河滩上,倾心于那一杆、一线、一漂、一钩之余,便可尽情的欣赏着四时景致时,思绪也如天空中飞翔的鸟,如水中游曳的鱼,任凭你自由自在的去思想。
我无姜太公的大略,但一样的是钓鱼的乐趣是不在于鱼,不一样的是我钓鱼在乎于钓山钓水钓清风,赏花赏草赏心情。
版权声明:本文由sf999传奇新服网打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crowneplazamlh.com/html/sanwen/xssidi87hmrr.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