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红旗渠精神

伟大的红旗渠精神

禅台杂文2025-04-10 01:08:01
红旗渠,曾经是一个响亮的名字,她凝聚了整整一代人的智慧和汗水,她曾经是中国水利建设最辉煌的成果,对于这条渠道,我想,用世间最华丽的语言来赞美她都不为过。弹指一挥间,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到了09年的春天
红旗渠,曾经是一个响亮的名字,她凝聚了整整一代人的智慧和汗水,她曾经是中国水利建设最辉煌的成果,对于这条渠道,我想,用世间最华丽的语言来赞美她都不为过。
弹指一挥间,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到了09年的春天,离1969年工程全面完成也过去了四十年的光阴。也许,08年的不平凡注定了09年的更加特殊,新春伊时当全国人民都还沉浸在佳节喜悦中时,一场天灾在一点一点的向中国的腹地,也是中国粮食的主产地逼近。
旱灾,这些年对于风调雨顺的中国人来说已经有些陌生了,当100余天未下一滴雨,当河南一农民六口人洗脸用一碗水,当新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启动一级抗旱响应,似乎一夜之间水利建设被提到了风口浪尖之上,也成为了各大媒体的众矢之的。因为,在天灾面前,钱已经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能输送水源的渠道和时间以及战胜困难的意志。
良久的沉思后,我记得已故周恩来总理曾自豪地告诉国际友人:“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红旗渠。总理的自豪是两方面的,一是对于这个伟大工程的自豪,另外最重要的是对于林县人民的团结协作和无私奉献的自豪。在那个国家困难时期,在那个同样是人、地、牲畜都因为水而影响到生存的环境下,林县人投资7千余万元,占到了工程总投资的60%多这样一个高比例,开凿出了一条人造“天河”,这实在是让后世的众生汗颜。
1500公里的渠道,对于现在的机械化施工可能算不上大的难题,但水利工程是一个长期的工作,也是一个平时可能看不到很大效果,关键时刻却能保持国家稳定的重要环节。新技术,高科技对于水利建设能起到作用,但这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最关键的还是人的因素,我想如果当年林县的县委书记下不了决心,全县人民不团结一致,红旗渠会不会变成“烂尾工程”呢?
红旗渠和长城一样都只是一个工程,如果对她过分的膜拜,就会把她神话、就会失去学习的意义,说不定哪天会建起一座庙宇来祭拜她;同样,如果过分的去忽视她,危害更大,因为人失去了精神的支撑后就会和行尸走肉无异。我想,这和毛泽东思想也是一样的,在中国现在的社会中,很多现实的问题还无法离开他的指导思想,因为毛泽东思想的根源来自于人民,从短短的“为人民服务”五个字中就能很清楚的体现。
“人民的力量是战无不胜的!”,09年我期待,期待中国的明天更好,人民的生活更加安定,红旗渠精神永放光辉!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