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蛇传》实为士人离婚诉求
古往今来,人们一直将《白蛇传》列为爱情故事,近来又称其为古今“四大爱情传奇”之一。对此,笔者难以认同。通常,爱情指的是青春男女相亲相爱的一种剧烈情感,乃婚前的情怀,虽然也时有“先结婚后恋爱”的表白,却
古往今来,人们一直将《白蛇传》列为爱情故事,近来又称其为古今“四大爱情传奇”之一。对此,笔者难以认同。通常,爱情指的是青春男女相亲相爱的一种剧烈情感,乃婚前的情怀,虽然也时有“先结婚后恋爱”的表白,却不过是形容婚后感情好罢了。因此才有“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之说辞。《白蛇传》的高潮乃“端午惊魂”“水漫金山”“永镇雷峰塔”,虽然此前也有“断桥邂遇”“许仙借伞”,却是枝节情节,因此,无论从形态上还是从本质上看,《白蛇传》都绝非爱情传奇,实则讲述的是一个离婚姻故事。
步入婚姻殿堂,随着浪漫渐渐雨打风吹去,夫妻双方日见本色,渐渐便互生抱怨,乃至难以忍受,即所谓的“七年之痒”。最为典型的,便是女人骂“男人没有好东西”,男人骂“最毒妇人心”、女人是“毒蛇”。
忍不下去,最自然的解决途径便是离婚。可传统社会强调的是稳定和义务,推崇的“人性光辉”便是坚忍耐劳,厮守终生。既然婚姻之痒乃是本分,自然要忍下去。
实际上,广大的社会底层,限于贫苦,娶上媳妇已是不易,没有离婚的本钱,虽然不免打得头破血流,也只能厮守下去。他们的婚姻中,时有女方不耐生活的无望,而抛夫弃子,另择“高枝”去了。男人无奈之余,只能苦涩地说:老婆跟人家跑了。至于老婆与人勾搭,除了骂几句“养汉老婆”外,男人也别无他法。一则古代笑话最为传神:某男勾引有夫之妇,每次到女家,总是先将其夫灌醉,然后方肆意偷情。有一次,某男照例给其夫灌酒,其夫道:只要给钱,不喝亦醉。
至于权贵,则以合法的纳妾规避难忍之痒,不合适便迎娶新人。家中衣食无忧,自然也无需行离婚之极端,大可迎新不辞旧,倒也相安。
因此,真正面临离婚难题的,就是士人。士人浪漫,有感情需求,古人称之为风流才子,后世一度称其为“小资情调”。士人地位容易升迁,一旦金榜题名,便跻身于权贵之列;而他们素无积威,且“知书达礼”,打拼过程中离不开女人操持家务的艰辛,男女门户也在伯仲之间,没有纳妾的“资格”,一旦婚变,极易遭致“喜新厌旧,忘恩负义”的攻击。因此,历来的婚变,大多为陈世美的故事。而当事人内心的苦闷,却被埋葬在“喜新厌旧,忘恩负义”之下,无处诉说。
《白蛇传》正是这样的故事。男主角许仙正是一介书生,女主角白素贞正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美女蛇。之所以将她设定为白蛇幻化的美女,显然她身上有诸多令许仙不堪之处。在婚姻中,素来讲究“郎才女貌”。而郎的才气越大,自尊心也往往越强,“惟女人与小人为难养也”,正是大才孔子发出的。女人之所以难养,就在于她们在不断啮食才子的自尊心。才子之所以为才子,“才”源正是心高气傲,由此才“粪土当年万户侯”,认定“自身的价值比眼下的处境要大得多”。而女人则是现实的,眼神中透出的是男人的身份,而不是才气,动辄羡慕其他男人如何如何。这一切是大伤心比天高的才子自尊的。此外,女人猜忌男人有外心的常态,也使胸怀胡花使者大志的才子,志趣大挫。久而久之,才子便心如死灰,“女貌”无趣,意欲逃脱。
《白蛇传》初期,正是许仙与幻化为美女的蛇妖生活在一起,后来为高僧识破,将蛇妖降伏的故事。可以想见,许仙正是诸多才子的化身,诉说的是借助无边佛法,摆脱婚姻苦闷的渴求。后来由于传统的巨大惯性,逐渐演绎成了另一个陈世美的故事。只是在白素贞形象日益美好的同时,由于高僧法海的介入,许仙的陈世美的色彩被淡化了,成了一个不识好歹的被动帮凶,但最终也没有逃脱“忘恩负义”的指责。
由此我们不难释疑,为什么《白蛇传》故事存在重大疑点:既然法海法力无边,远远大于白素贞,最终将其镇压在雷峰塔下,却费尽了周折,水漫金山还不够,最终还要借助许仙之手,将钵盂扣在白素贞头上,方成完功。原来其胎基原本是一则完全相反的故事,裁剪起来,自然难以天衣无缝。
版权声明:本文由sf999传奇新服网打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crowneplazamlh.com/html/zawen/x565f5u7hm3r.html
上一篇:模仿恨
下一篇:心存敬畏之心,感恩天下女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