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线事件拆出医改之痛

拆线事件拆出医改之痛

驴屋杂文2025-04-24 08:48:32
8月7日楚天都市报道,5日晚,打工仔小曾手指受伤到武汉市第三医院治疗,手术完成后发现所带钱不够支付医疗费,当时他听见有医护人员说:“要么交钱,要么拆线!”由于钱不够,小曾已经缝合的手指又被拆线。事后当
8月7日楚天都市报道,5日晚,打工仔小曾手指受伤到武汉市第三医院治疗,手术完成后发现所带钱不够支付医疗费,当时他听见有医护人员说:“要么交钱,要么拆线!”由于钱不够,小曾已经缝合的手指又被拆线。事后当值医生称是小曾一行人拒绝交费,他才照做将线拆除。
拆线事件曝光后,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河北省卫生厅官方网站发文称,该事件的发生,暴露出卫生系统个别人员的职业道德缺失,患者至上的观念不牢固,并要求有关部门和单位严肃处理。武汉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雷腾芳说“拆线事件是对外来农民工的一种歧视,是当今社会不应该发生的事情!应该引起全体武汉人的注意。”面对拆线事件,武汉市第三医院迅速作出反应,指出当班医生贺某在对患者手术后又予以拆线的行为是错误的,性质严重,医院决定对贺某立即停止职业资格,离开临床岗位,深刻检查,同时给予行政记大过处分。该院相关负责人还专门去看望了小曾,当面赔礼道歉。
武汉拆线事件凸显医院医疗道德的滑坡,医生失去做人的道德底线,是对人性的最大冷漠,是医疗战线的最大耻辱。众所周知,医院是救死扶伤的地方,是人民的医院,服务的对象是病患者,治病救人、让患者免受病痛的折磨是医生的天职。然而医护人员如此冷血,在打工仔携带现金不够支付医疗费的情况下,提出拆线走人。事后还强词夺理,称打工仔小曾是拒绝交缴医药费,医生才将线拆掉的。即使是这样,医护人员如何能忍心将刚缝好的线给拆了?!这是作为一名医生的道德感与救死扶伤的职责绝不能允许的冷酷行为。
“拆线事件”的发生,使我们想起半年前,农民工唐泽志将妻子裴传琴送到含山县平安医院实施剖腹产时大出血,由于抢救未成功,院方宣布其死亡。1小时后,裴传琴突然发出救人的呼声,但医生纷纷躲避,致使裴传琴死亡。福建省连江县潘渡乡仁山村村民郑铿弟因车祸被送进连江县医院抢救,因差100多元钱迟迟输不上救命血,于3个多小时后不治身亡……透过一连串的医疗见死不救事件,我们不难发现,在事件背后潜伏着一种深入骨髓的病态,那就是中国医疗保障机制的缺失。目前,我国尚未建立起适应广大农村实际的医疗保障制度,一些低收入患者“不死于病,就死于钱”,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依然严重存在,赚钱成了医院和医生追求的第一目标,致使长期以来,药品价格居高不下,医生开大方屡禁不止,医患关系趋于紧张。病人在医生的眼里只不过是一种物品,医生的职责也不过是完成一起交易,收钱、治病,没钱免来。这就揭示了医疗服务市场化后,公立医院公益性不断弱化,而功利性进一步上升。就医生来说,救治生命、尊重病人就是底线,当金钱成为医生的第一奢望时,医生就失去医德的底线。只有对底线失守进行制度化的医治,才能挽救公众的信心,才能消除医生因打工仔付不起医药费将已缝好伤口拆线带给社会的无形和有形伤害。
“无钱就拆线”这一拆,拆出医改之痛。如何去免除这一之痛,有很多网民指出,公立医院回归公益属性是医改最贴近民心的良方。我们希望政府要进一步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逐步提高社保投入,加强医院公益性,让那些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弱势群体都能看上病;要把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切实降低患者的医药支出;要开展医疗卫生系统整治,严厉惩戒利欲熏心的医院,加强医院医德医风建设,筑牢“救死扶伤的革命人道主义”道德底线,将医德医风推向新的高度,坚决杜绝类似事件的发生。

2011年8月13日昌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