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于平地起高台

敢于平地起高台

谲狯散文2025-04-05 20:47:28
石城,石城,还真是以石著名。何石?大理石,水晶石?非也。原来这个毗邻闽西的赣南客家小县,竟“金屋藏娇”盛产着一种色彩斑斓、世所罕见的“花蕊石”。在那山环水绕的石城龙岗,有一座山,名曰黄石山,“绝代佳人
石城,石城,还真是以石著名。何石?大理石,水晶石?非也。原来这个毗邻闽西的赣南客家小县,竟“金屋藏娇”盛产着一种色彩斑斓、世所罕见的“花蕊石”。
在那山环水绕的石城龙岗,有一座山,名曰黄石山,“绝代佳人”的花蕊石就沉睡在山中的溪水深涧中,就这一睡就是上千年,直到北宋年间,这山中美石才终于被人发现,有雕塑家顿生灵感,将其制成各式砚台,果是文房至宝。古时作兴向朝廷进贡,所进之物称作贡品,以显臣民之忠君也,石城人没啥稀罕东西可贡,只得将这花蕊石制成的砚台供奉给朝廷,谁知啥好东西都见过的皇帝老儿,一看这五彩缤纷的砚台竟两眼放光、龙心大悦,只见他御笔一挥,赐名“龙砚”,从此后,石城砚便身价百倍起来。那时,文人墨客都以拥有一方“龙砚”为不凡身价,真是一砚在手,似握灵蛇之珠,如抱荆山之玉,可见在当时的文房四宝中,“龙砚”具有何等样显赫的地位。然而,好景不长,不知是“红颜薄命,还是朝廷腐败,本来这人见人爱的石城“龙砚”,到了明清时期,却由于开采寡、成品少的缘故,非但未能风行于世,反而竟渐渐地失传于民间,这不能不说是石城砚的大不幸了。
好在地灵必然人杰,就在公元一九九一年,有位艺术家来到了龙岗,他久久伫立驻足在这片先人开采过的宝地上寻觅、沉思、默想,后来得一野老村夫之引导,使得失传了几百年的宝石终于重见天日,这位让石城“龙砚”起死回生的、再度辉煌的艺术家便是号称“龙砚斋主”的赖先生。赖先生登过舞台,搞过编导,是个集诗、书、画、雕刻、戏剧艺术于一身的舞美设计师,正因为他的多才多艺、阅历深厚,他才敢把创作的目光移向早已声名卓著的石城龙砚的发掘上。为了使龙砚这朵艺术奇葩早日重放夺目的异彩,他历经艰辛的查找、考证历史渊源,搜集研究制作特点,一九九三年,他索性提前退了休,一门心思扑在龙砚制作上,并将自己的画室更名为“龙砚斋”,其情其志,可敬可佩。
那么,石城砚究竟有何非凡之处,竟使得皇帝老儿都欣然命笔呢?原来石城石温润如玉,手感极佳,抚之如小儿肌肤,呵气凝珠,发墨快而不伤毫,贮墨不涸不腐,即使零下五度也不会冻结,石色五彩斑斓,尤以、黄、橙、青、紫、蓝为主,更为称奇叫绝的是,它的天然石画“其中山水、人物、鸟兽、花卉、水族等,隐然可现,一经雕刻便栩栩如生,千姿百态、纷纷翼翼,粲然在目。”所以人称“天然砚”。早在宋代“龙砚”就已经列为中国十大砚之列了,正因为石城砚的别具一格与它的世所罕见,其开发价值才前途无量。
苦心人,天不负,经过“龙砚斋主”赖先生的潜心研究和勤奋创作,一方方形态各异的绝世孤品展现在世人的面前,只要看看我们这位“龙砚斋主”给每一方砚台所起的名字,你就能立马领略到那扑面而来的古老东方文化的神韵:“远岫奇峰”、“溪桥秋旅”、“彩云追月”、“平湖春晓”、“春江花月夜”、“夕阳山外山”等等。由于赖先生治砚构思精巧、匠心独运,其砚深得海内外文人骚客、知名人士的喜爱,尤以《玉珠金龙》砚,《江山如画》砚那雍容典雅的构图、非凡磅礴的气势而令人叹为观止,如今,这两方“龙砚”已幸运地被江泽民和李鹏等中央领导人所收藏。
虽然赖先生治砚依石成型,得随意性和原始性,其格调高雅、浑然天成,但有时也难免被一方垣石所困惑,甚至于冥思数年而不敢下刀,比如《屈原投江》砚,这是块形状奇特的石坯,作者便按照石的自然形状以高台为砚首,以纯紫红的石坯左角一绿冻为巨石,先取下部开堂为砚池,可上部需配之什么图案为好呢?作者迟迟不能决断。数年之后,却突然偶生灵感:这不是一幅现成的屈子投江图么?想到这儿,他马上提刀直进,旋即那位忧国忧民的屈大夫活脱脱出现在了投江图上。但凡一块石坯便有一种意境,可有时石坯在磨洗过程中却突然发生断裂,对此作者当然是痛心疾首的,因为这种突发的“意外”将整个的破坏原本的美好意境,但《山河一统,珠玉重光》砚却偏偏得益于这种断裂。那是一九九七年,距香港回归不到一月,一方由刷丝、青花苔点、鱼脑碎冻等名贵石品而构成的巨浪奔腾、岛山如画的天然石画料在磨洗时突然断裂,然而,正是这弯曲的断痕却使作者顿生灵感:倘若把它制成难得一见的子母砚,不正象征着香港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吗?于是,这别出心裁的天人之作便立马轰动一时,报纸、电台争相报道。后来,该子母砚在一九九八年首届世界华人艺术大赛中荣幸获奖,并向作者颁发了《世界杰出华人艺术家》证书。
俗话说,玉不琢,不成器。可石城“花蕊石”只要稍事雕琢就是一件上好的艺术精品,可有的天然石画却根本不用费工,其本身就清晰如绘,并能看出皴法、勾勒、泼墨的笔墨情趣,十分酷似传说的中国画,比如《怀古》砚,“整砚微凹,以天然石画构成,叠嶂重峦、山势险峻,峡谷下裂处,其顶端一片鱼脑冻形成天空,恰似中国画之披麻皴法,朗阳向背分明,就仿若盘古伊始、混沌初开,名之《怀古》,不亦宜乎?”再比如天然石画镇纸《苍山涌翠》,“构图完整,意境开拓,如重重叠叠中雾气蒸腾,其“笔墨”之讲究,非人力所能为,是典型的中国山水画,如此天公之笔,恐历代国画大师亦将叹为观止吧。还有文房伴侣《平沙落雁》、文房清玩《报午司晨》、石画扇面《飞流》以及天然镇纸《泉声咽危石,日色吟青松》等,都是不可多得的天然石画精品。
数年下来,“龙砚斋主”治砚千余,各具形态,无一雷同,他将自己所治之砚称作“天人砚”,就是“天公造物,人意作合”之意。是啊,像这种浑然天成的砚台,无论多么高明的技艺,无论多么先进的科学技术也是无法复制的绝世孤品,因此十分的珍奇难得。为了更好地向世人展示石城龙砚的绚丽风采,让石文化百花园中更添一朵奇葩,由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中国当代文化艺术名人大典.书画名人卷》的《江西省石城砚谱:赖德廉作品集》就收集了“龙砚斋主”数年来制作的龙砚精品七十二幅,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傅同海先生的手札代序,著名书法家张海先生为其题签,全国文化艺术界著名人士沈鹏、刘忠德、谭右铭、王璟、孙轶青、胡洯青为之题词,而精彩的点评解说则由“龙砚斋主”的老诗友、已故江西省诗词学会理事、知名书法家陈逸逊老先生所为,这本图文并茂的砚谱将把我们带入一个石文化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