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上善水文

上善若水,上善水文

面折人过散文2025-05-10 12:28:15
伏案翻阅着新近出刊的《长治市水资源公报》,不由得我掩卷深思起来,《公报》的字里行间,无不饱含着水文工作者的艰辛和心血;《公报》的每一组数据,仿佛闪动起一个个水文工作者的影子,浮现、跳跃在我的眼前。上个
伏案翻阅着新近出刊的《长治市水资源公报》,不由得我掩卷深思起来,《公报》的字里行间,无不饱含着水文工作者的艰辛和心血;《公报》的每一组数据,仿佛闪动起一个个水文工作者的影子,浮现、跳跃在我的眼前。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在我踏进水文的门槛时,已有人把水文工作者称之为水利尖兵,还有人把水文工作者当作防汛抗旱的耳目,当从“水利”一族派生出“水资源”后,人们又把水文工作者誉为水资源保护的前沿哨兵。上善若水。是指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作为与水结下不解之缘的“尖兵”、“耳目”和“前沿哨兵”的水文工作者,有着与水一样的品性。
在多雨的汛期,每当暴雨、洪水来临时,你不辱使命,严守职业纪律,冒着风雨和电闪雷鸣,进行洪水的施测和泥沙的采集。雨水淋透了全身,河草划伤了手脚,咆哮的洪水令你发怵,但你毫不退却,忠实地履行着“尖兵”、“耳目”和“前沿哨兵”的责职,因为此时的你心里非常清楚,跑掉了一次洪水或漏测一次洪峰,就会影响到防汛抢险决策,就会对水资源量计算、研究乃至保护水资源造成不可弥补的资料缺失,就是你最严重的失职!
在“寒风摧树木,开门雪满山”的冬日,大地封冻,四野沉寂,你却与群山为伴,与河水为友,不畏严寒,耐住孤独,坚守在地处山野的工作岗位。早上8时,无论天气多么寒冷,风雪如何肆虐,你会准时来到测验河段,手舞钢钎,沿测验断面凿开一溜冰窟,钢钎撞击冰面发出的“咕、咕”声,震醒了沉睡的山谷,震出了你一身热汗。你侧卧于冰面,一丝不苟地观测每一处水位,施测每一点流速,用心、用爱去记录着河水每日每时的演绎过程。
在太行、太岳崇山峻岭、深山狭谷,又是你,怀揣一张地形图,身背沉重的涉水皮裤和流速仪,翻山越岭,辗转南北,风餐露宿,调查每一处水源地、山泉的地质构造、出露位置、流量大小、水质类型,长治的山山水水都留有你的足迹,用你的话说就是把“咱的家底”搞得清清楚楚。
在布满工矿的郊县和纵横交错的沟沟岔岔,还是你,肩挎勘测仪器,手提采样器皿,出现在杂草纵生的河道,忍受着刺人的异味,进行水质污染源的调查和水样采集……
一部《水文测验规范》,确定了水文行业的属性,也就是说水文从业者,近乎一始而终,观测业务不可间断,工作岗位始终有人执守,像新年、“五一”、“十一”等“逢一”的节日,你总是与家人离多聚少,也是你最脱不开工作岗位的日子,你要负责正点测验、采样、计算、分析,并把当天的信息在规定时间发送出去,你守候的,是一年又一年的孤独。
当年的老子将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的水誉为上善,而500多年后的今天,人们把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为世间万物和人类守护着生命之源的水文工作者,赞誉为水资源保护前沿哨兵,我觉得并不为过。
上善若水,上善水文。
标签
相关文章